编者按:在工作和生活中,心理的疲惫远比身体疲惫更能击碎一个人。想太多或过于敏感,会导致较深程度的心理疲惫,这也是很多职场人困扰已久的问题。要摆脱过度敏感的习惯,就要从这个问题的真正原因入手,逐个击破。那么,我们来看看造成人们玻璃心的原因都有哪些。本文作者Nick Wignall,原文标题为:6 Psychological Reasons Why You Take Things Too Personally。
划重点:自我激励行业往往会教我们完全不应该在意其他人的想法,这是无稽之谈!······你需要了解自己过于敏感的真正原因。只有这样,你才能摆脱这个习惯。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Andrea Piacquadio拍摄照片。来自Pexels。
如果你正因为自己太容易把事情当真、对别人的评价太过敏感而苦恼,那或许你听过以下这些标准化建议:
不要让他对你产生任何影响!
不要对自己太苛刻。
她应该不是那个意思。
或者我最喜欢的建议是······
你要学会让过去的事情成为过去。
我毫不怀疑给出这些建议的人是出于好意,但是他们忽略了更重要的一点:
我们太容易当真这件事,通常是有很多强大的心理原因的。
在我作为心理学家的职业生涯中,我常常帮助客户去理解他们敏感倾向背后的核心机制。
因为只有当你充分理解这种倾向的时候,你才能妥善地处理并摆脱它。
你无法忍受别人看到你的缺点或者错误,这就是社会完美主义。
当你坚持自己在别人眼中必须是完美无缺的,这种心理就会促使你不断地担心别人怎么看你。当你养成了总是担心别人怎么评价你的习惯时,就会不可避免地太容易把事情放心上。
但其实应该是这样的:
犯错没什么大不了的。更重要的是,担心别人对你的看法也是很正常的。
毕竟我们是社会动物,作为人类,我们最大的优势就是彼此之间的相互协调与合作。而且,这种能力依赖于我们感受他人所感、想他人之所想的能力,当然也包括感知我们的想法。因此,我们往往很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这不足为奇。
自我激励行业往往会使我们确信,我们完全不应该在意别人的想法······
这真是无稽之谈!
我们从根本上说是社交动物。关心他人的想法本就是我们个体重要的一部分。
社会完美主义者真正遇到的问题是,他们对自己太过苛刻,无法不去担心别人的想法。
如果你想不再过度在意别人的看法,不再过于敏感,秘诀就是去验证你的担心,而不是去评价自己。
当你发现自己很想知道别人对你的看法时,只需提醒自己这是正常现象,对此稍作担心也是可以的。
我们大多数人从小就领悟到,成功的唯一方法就是严格要求自己。于是这就不可避免地导致我们养成一种微妙但又强大的消极自我交谈的习惯。
就像操练军士采取侮辱新兵的训练方法,以“重新塑造新兵”一样,很多人对自己也会采取类似的态度······
很多人认为,如果我们对自己足够严格,就会激励我们获得成功。但是这种推理有一些问题······
对自己太严格或吹毛求疵实际上会降低自我表现能力。
更糟糕的是,它可能会导致养成终生消极自我交谈的习惯,以及随之而来的副作用--焦虑、自卑,以及太过敏感和玻璃心。
当有人批评你或给你不友善的评价时,这种强烈的消极自我交谈的习惯会很容易地劫持你的思想。最终,你没有将这个错误视为一个孤立的事件,反而会对自己做出非常极端或者非黑即白的评价:
我根本不需要在这方面工作上加倍努力,因为我自己就是个失败者。
他并不是对我的工作失望,而是对我本人感到失望。
如果你想要摆脱过于敏感和玻璃心,那就不要将自己行为上的错误归结为性格缺陷。
要想真正摆脱太过敏感或者想太多的重压,重获心灵自由,那就需要完全摆脱消极自我交谈的习惯--要开始意识到,你实际上完全不需要对自己太苛刻以激励自己获得成功。
重构认知、怜悯自我等方法可以帮助你摆脱消极自我交谈的习惯,最终不再因别人的话或者行为而耿耿于怀。
呃,骄傲······这是每个人最喜欢的原罪!
在某种程度上,由于西方文化的基督教传统,很多人自小就认为骄傲是有害的,甚至是有罪的。对自己感到骄傲?那就要承担恶果。
其实我不太确定······因为我不是神学家(只是一个普通的心理学家而已),但是我认为,当你把自己置于别人之上、认为自己比别人更优越时,这种骄傲就是原罪。
但只是认可自己的强项、优点和美德······这可不是什么坏事!
虽然我无法提及事情的精神层面,但在心理层面,对自己有适度的自豪感实际上是非常有益的。
那么,这与太过敏感又有什么关系呢?
经常对事情耿耿于怀、或者过于敏感意味着你太过在意别人的想法,且对自己的想法不够关注。
举个例子:
假设你的配偶对你进行讽刺、或者对你发表很粗鲁的评价,如果你平时总是习惯暗示自己--别人比你聪明、比你能力强,而你又愚蠢又懦弱,那么你就会越来越相信配偶对你的坏评价,同时会越来越将其内化和强化。
另一方面,如果你对自己有适度的自豪感--即以自己的优点或美好品质提醒自己--那么你就会很容易对自己说,这些评价根本不是事实。我实际上非常尽责、勤奋、几乎从不偷懒。那么,你就不会对这些评价太过当真而想太多。
对自己有适度的自豪感,可以帮助你强有力地抵御哪些不公正的批评,而且可以让你不再对事情太过在意。
花一点时间提醒自己拥有的优点和良好品质,你会发现当遇到不公正的评判时,自己会更顺利地应对。
我们大多数人从小就被教导要友好、善良、易相处,把别人的所想、所需放在重要位置。
于是随着这种教育不断强化,我们慢慢地走到了一个极端,即习惯于照顾他人的需要,但同时却从不满足我们自己的所需所想。
这并不是长期可持续的。过度照顾他人的需求,就会导致不断否认自己的需求,这种行为模式的症状有很多,其中之一就是你会过度敏感,想太多实际不应该在意的事情。
思考一下:
如果你一直关注他人而忽视自己的所需所想,那么你如何分清自己和其他人哪个相对比较重要?
简而言之就是,你自己不重要。
因此,当你因某事受到批评时,你会下意识地假设这些批评很可能是对的,你自己的想法和情绪并不是很重要。当你觉得自己不重要时,这种假设确实不足为奇。不需要借助心理学家的分析就知道这一定会导致你想太多。
解决方法就是,学会自信和坚定。
坚定自信是一种能力,让你有信心要求自己想要的、对不想要的说不,诚实对待自己的所需所想,同时也尊重他人。
一旦你开始学习变得更加坚定自信,你会更加重视自己。你会发现遇到事情不多想开始变得容易得多。
过于将事情个人化通常发生在我们受到批评之后,虽然人们经常会因为别人的话而受伤害,但严格来讲这种描述并不准确······
大约在50年前,认知科学家终于验证了一种情感理论,而这个理论从古至今的哲学家一直在试图使我们信服,这就是认知调解。
认知调解是一种理念,认为世界上的事情不会激起情感,相反,是我们对事情的想法影响了我们的情感。
来讲一个具体的例子:
你正在沿着道路开车,突然一辆红色跑车从你旁边疾驰而过并快速改道你的行驶路线,迫使你不得不紧急刹车,差点引起车祸。
你非常生气,这是可以理解的,但问题是,真的是开红色跑车的家伙使你生气的吗?
准确来说不是的。真正使你生气的是,你对被人突然超车且占据车道这件事的看法。我的意思是:
在被超车占道后你脑子里的第一个想法就是:这人真是个混蛋!希望他会被交警拦下。这个时候,你主要的情感反应很可能是生气。
但是如果你首先想到的是天哪,我差点因车祸而失去生命!那么恐惧可能就是主要的情绪。
所以,过于敏感实际上是你对自己的想法,而不是别人的因素。
解决过于敏感这个问题,一个很好的方法就是当你受到批评的时候,关注你自己的想法。同时,如果可能的话,把你的这些想法变得更加现实一些--或者更好一些,克制过度引申的倾向。
当然,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但是从根本上说,我们习惯于听从自己想法,这种习惯通过耐心实践,是可以改善的。
对于婴儿和儿童来说,他们是通过周围的人来了解自己的:
当宝宝对着妈妈笑,然后看到妈妈也对着她笑的时候,她就了解到有个人会对她做出回应。
当孩子听到父母评价自己很懒惰和表现不好时,这个孩子就会开始认为自己很懒惰且表现不好。
我们从本质上讲是社会动物,但这不适应于孩子······
作为成年人,我们最经常在一起的人对我们的影响超出了我们的认知:
你连续8年每天早上都在听的那个脱口节目的主持人,一定对你产生了影响,这点是无法否认的。
你同居两年的、过于挑剔的男朋友,你真的认为在他身边待了那么久,你的自尊心没有受到一点打击吗?
作为人类,在生活中我们对其他人给自己带来的影响实际上是非常敏感的,尤其是那些我们经常在一起的人。
将所有的时间花费到不尊重你的人身上,你最终会变得不尊重自己。
解决过于敏感问题最好的(有时也是最难的)方式之一,就是定期地改变经常交往的朋友类型,不与同一种类型的人待太久(尤其是会带给你不良影响的人)。
结交新朋友、结束一段不健康的恋情、或者与对你有不利影响的家庭成员设置界限等,这些都绝非易事。但都是很重要的事情。
为了克服这个弱点,你需要了解自己过于敏感的真正原因。只有这样,你才能摆脱这个使自己非常困扰的习惯:
你是一个社会完美主义者。
你会把较为消极的自我交谈作为动力。
你害怕为自己感到骄傲的情绪。
你不知道如何做到坚定自信。
你迷失在了自己编造的故事里。
你花了太多时间与错误的人在一起。
译者:Vivi
标签: